• 首页
  • 中心介绍
  •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速递
  • 中心党建
  • 联系我们
  1. 热门搜索:
  2. 科技镇长团
  3. 技术转移
  4. 亚太经合组织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速递
  • 中心政策
  • 其他政策
  • 中心党建
新闻资讯

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颁奖盛典在苏州工业园区

发布日期:2021-04-13 来源:园区科创委

4月11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暨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等出席颁奖典礼。

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以“智创十年赋能未来”为主题,大会为期三天,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办会,采用“1+22+X”模式,集荣誉表彰、高端论坛、产品展示、报告发布和项目路演等六大板块于一体,是国内权威性高、规模较大、品牌力强、行业影响深远的年度人工智能标志性盛会。

近日,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园区作为核心先导区,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聚焦推进力度,着力引育一批创新龙头企业,聚力建设一批重大平台,加快开放一批应用场景,进一步做强产业发展集聚地,最高技术创新策源地,做特创新应用示范区,力争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产值规模、上市企业总数实现“三个翻番”,产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大会旨在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前瞻战略与实践案例、展示前沿科技应用成果、赋能行业应用落地提升产业智能化国际竞争力。开幕式当天,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等高校和行业极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科技大咖、顶尖专家及领军人物汇聚一堂,从不同角度对AI技术、产业数智化、自进化城市智能体、HAO智能、企业知识图谱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研讨,向广大专业同行,分享关键技术、创新难点及发展趋势和实践路径,思想碰撞,精彩纷呈。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至今已累计对426个单位及行业机构、391个创新成果和项目、1403名学者及专家进行表彰奖励。本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100个为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奖项成果,苏州共有8个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团队获此殊荣,其中园区企业占据3席。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智能人机交互实验室完成的“鲁棒语音信号模式分析与识别的深度结构化建模理论与方法”荣获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团队成员包括思必驰首席科学家俞凯和思必驰语音技术研发工程师谭天。思必驰是国内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拥有全链路的智能语音语言技术,拥有知识产权近1300项,其中发明专利700余项,是国际上极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英文综合语音技术的公司之一。

华兴致远成立于2011年,公司以图像识别、光电检测技术为核心,致力于轨道交通信息化及安全检测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目前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项,专利申请86项。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非结构环境下农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极目机器人于2016年落户园区,公司致力于机器视觉领域的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制造,目前,公司已实现自主驾驶、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在农业植保专用于工业级无人机上的应用,拥有当前全球唯一的自主型全域智能感知植保无人机产品。

近年来,园区充分发挥在创新环境、应用场景、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持续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今年3月,苏州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将以园区为载体建设核心先导区,树立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示范标杆。目前,园区集聚人工智能核心企业660余家,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累计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才14名,国家队科研院所12家;2020年,园区人工智能产值达462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估值超千亿元,已逐步成长为园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微软、华为、科大讯飞等一批业界巨头在园区布局了产业基地或研发中心,思必驰、极目机器人、华兴致远等一批本土新锐在细分领域脱颖而出。

下一步,园区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人工智能赋能转型发展的“苏州样本”,支撑引领苏州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2014 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苏ICP备20003022号-2
单位地址:苏州市干将东路178号自主创新广场2号楼1楼
电话:0512-6522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