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近日,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向社会发布了“2020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名单,苏州市共26家企业上榜。其中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9家企业入选,约占全市1/3,园区再列全市第一。
从2016年开始,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已连续向社会发布了五届百强创新型企业榜单,本届榜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创新管理等四个方面出发,针对企业创新的关键要素和主要环节,选择能够有效体现创新发展水平的定性及定量指标,对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苏净集团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中心科技城,是中国最大的净化设备生产企业,是国家和江苏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自主创新,设有“一院二站三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多项科技项目。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江苏省企业创新先进单位、苏州市创新先锋企业等多项荣誉。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旭创科技成立于2008年4月,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光模块的开发、制造和客户技术支持,业已成为国内光通信龙头企业。公司把“创新”标识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之首,截止2019年6月,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并在海外申请专利27项,海外授权11项。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方半导体于2005年6月在苏州成立,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最大的影像传感器先进封装技术的开发商和提供商。公司拥有全球最完整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量产线;全球专利数量超过300个;累计封装100多亿颗各类传感器,三次承担并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任务。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2018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建立起一条包括23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6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4款单克隆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公司入选2020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名单,同时也是江苏省唯一获批的创新型生物药企业。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兴源创于2005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全球化专业测试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工业智能制造,主要测试产品用于LCD、柔性OLED、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子等行业,以及为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数据融合软件平台。2019年,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成为全国第一家荣获中国证监会注册通过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大维格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微纳关键技术、柔性智能制造、柔性光电子材料的创新应用。公司是首批认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微纳光电材料、新型显示和纳米印刷领域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涉及微纳光学印材、纳米印刷、3D成像材料、高端智能微纳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在深交所A股创业板上市。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宝时得科技是一家由中国人自主创立、以中国苏州为制造基地的跨国公司。公司始创于1994年,现已发展成集电动工具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多年来,公司一直重视对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公司年平均开发150个左右的新产品,新产品开发数量和规模均居同行业前列。
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程控股于2016年由同程旅游拆分而来,涵盖旅行社、金服、航空、众创等领域,是同程旅游全产业链布局的核心板块。2018年3月同程网络与艺龙旅行网合并为同程艺龙,并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同程旅游生态体系内孵化出的第一个上市公司。
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灿光电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LED外延芯片行业,承接了省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项目,超高亮度LED外延芯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产业化。公司相继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承担单位”、“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苏州市科技创新先锋企业”等。
多年来,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凸显园区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品牌,园区经过探索,逐步构建分层分类的企业扶持体系,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一批高估值、高成长科技企业。
2018年,园区启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工程,充分把握独角兽、瞪羚企业独特发展规律和成长路径,全力支持高估值独角兽企业、高成长瞪羚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园区通过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发展梯队,构建全链条企业培育体系,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重点协调解决独角兽、瞪羚企业成长阶段的融资、市场、人才、创新等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有利于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加速奔跑,充分利用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为园区企业筑牢坚固的后盾力量。